李恒坤:让瓷片讲述千年故事
——记河北工匠、内丘县誉鑫传盈工作室邢白瓷非遗传承人李恒坤
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闪光——2023年河北工匠年度人物大特写
■李恒坤介绍自己摸索着寻找的烧制陶瓷土样
人物名片
李恒坤,原内丘县地方志办公室工作人员,从2000年参加内丘县地方志修订工作后,李恒坤便渐渐对邢窑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从研究邢窑瓷片入手,到全身心投入到邢窑文化研究,并潜心摸索邢窑烧制修复技艺。历经20载的春秋寒暑试验配比,他已初步掌握了隋唐时期的古法烧制陶瓷工艺及多釉色产出方法,成为了内丘县誉鑫传盈工作室邢白瓷非遗传承人。
2018年11月,由其主导的“邢窑陶瓷乐器烧制技艺”入选内丘县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9年3月,被认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荣获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邢窑传统修复技艺项目“邢台创翼之星”称号;2021年荣获邢台市示范型职工创新工作室;2023年荣获河北工匠年度人物。
人物速写
李恒坤虽已年近六旬,却依然精神矍铄。多年来,李恒坤走遍了内丘县20余处邢窑遗址的边边角角,去搜寻那些遗落在田间地头的破陶片、碎瓷片,每天3万多步,成了他雷打不动的规定动作。这项在很多人看来并不起眼的收集工作,在李恒坤眼中却极具科研价值,因为每一个陶瓷碎片都是与穿越千年邢窑技艺的对话。李恒坤对邢窑的热爱和执着,让这个沉迷于书本的文化人硬生生地成为了制坯的匠人。复兴邢窑文化烧制工艺精髓,重现失传千年的技艺已经成为李恒坤心中的宏伟目标。
■李恒坤讲述邢窑遗址的发掘历史
1
编纂史志与邢窑结缘
曾为教师的李恒坤2000年调到了内丘县地方志部门参与史志的编纂工作,从此他走上了研史编书之路,也让他对家乡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
“我开始了解邢窑,也是在到了地方志工作之后,邢窑被公认为是中国白瓷的起源地,其历史博大精深,但史料的缺失也让邢窑文化多了几分神秘色彩。”李恒坤投入研究后发现,自古内丘都处在频繁的战乱之地,留存下来的地方史志资料很少,明代以前基本是空白的,存世的瓷器也很少,关于邢窑更是没有留下多少文字资料,他认为身为内丘人有责任将它挖掘出来。
李恒坤说,1998年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上,发现了6万多件中国唐代陶瓷器,其中就有邢窑的白瓷,不乏“盈”“进奉”字款官窑瓷器,这也印证了邢窑官窑瓷器在当时就已经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了世界。
“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魄起。”唐代诗人皮日休在其《茶中杂咏·茶瓯》诗句中对当时瓷器进行的描写,也成为邢窑历史的佐证。李恒坤证实,1984年内丘县西北关窑厂,首次出土了两件深腹圈足碗底残片,均为隋代邢窑透影白瓷。1985年和1988年内丘又陆续出土了隋代的透影白瓷残片,其最薄的胎厚仅为0.7至1毫米,类似“猪油白”。这些透影瓷片在灯光照射下,恰如皮日休诗中所描述的那样如月似云。在西安郊区一座隋代墓葬中也曾出土了迄今考古中首例保存完好的隋代邢窑透影白瓷杯,其在光照下类玉、类冰,釉面光洁莹润,这种独具特色的工艺,更体现了邢窑制瓷的高超技艺。李恒坤说,邢窑透影白瓷因其生产成品率极低,存世量稀少,最终导致了技艺的失传。
参与史志研究后,李恒坤逐渐对邢窑发展历史脉络有了更透彻的了解,隋唐时期邢窑技艺精湛,独具魅力,也因此成为当时宫廷里的官用瓷器。邢窑的繁荣与没落吸引着李恒坤去搜寻和破解,本来就对文史研究情有独钟的他,开始了自己对邢窑研究的“破冰”之旅。李恒坤在对当地窑址调查研究中也采集到出自隋代的透影白瓷碎片,其极具收藏和研究价值,实践中的惊喜不断,也推动着他全身心地投入进来。
“南北朝时期149年,隋朝37年历史,唐朝盛世289年……”邢窑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朝时期,它兴盛于隋唐,为记者讲述邢窑历史时,李恒坤如数家珍。根据唐人李肇的《国史补》记载:“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在当时除了那些“盈”字款瓷器,被认为是存入唐代百宝大盈库的贡瓷外,邢窑瓷器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唐朝民间的通用器物。
■李恒坤修陶器用的工具五花八门
2
寻找真正的邢窑遗址
邢窑窑址究竟身在何处,一直以来都是业界争议的焦点。李恒坤算得上邢窑早期的研究者之一,他于2000年左右介入研究时,考古界尚未找到邢窑遗址的准确位置,来自官方也尚无定论。
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曾列出了唐朝最著名的七大名窑,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北方邢窑烧造的白瓷和南方越窑烧造的青瓷并称“南青北白”。邢窑是中国最早的白瓷窑址,为此考古界一直在探寻着。
在这方面,与内丘县相邻的临城县却走到了前面。1980年,临城率先发现了邢窑遗址为世人所震惊。但经过多年地方史学研究,李恒坤则坚定地认为,纵观历史真正的邢窑遗址非内丘县莫属。因为在他看来,从地理志上说,内丘属于邢州,临城属于赵州,通常窑口都是以州命名的,邢窑遗址出自临城不合常理。伴随着精妙绝伦白瓷碎片的不断出现,也印证了内丘在邢窑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时至2006年,邢窑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内丘和临城两个县关于谁是邢窑遗址的争论到了白热化,为了平息纷争,在尚无重大考古结论的情况下,只得以邢台市名义作了申报。
2012年5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邢台市文物管理处联合组成考古队,在内丘县城西关村南部开始考古挖掘,发现了一片古代窑址遗迹。经过6个月的大规模挖掘,考古队发现了北朝至唐代的窑炉11座,灰沟6条,灰坑140座,出土的瓷器和窑具残片数量超过20万片,完整和可复原器物超过2000件。庞大的窑群,精美的器物,终于证实了邢窑制瓷中心就在内丘,至此邢窑窑址在何处的“千古之谜”终于被解开。
“考古工作确定了邢窑在内丘的不争事实,残片中包含着 ‘大盈’‘盈’‘翰林’‘官’字款,也印证了邢窑窑址由民办走向官办。”李恒坤庆幸自己多年潜心研究终于得到了佐证。专家们通过碑文发现,邢窑瓷器进奉院,就是专门给朝廷给皇上、皇宫制造贡品的一个机构。挖掘出土的白瓷,散发着如银似雪的瓷器之光,历经千年依然光耀无比,隋唐传世白瓷终于找到了烧造地点。考古专家们证实,邢窑是传世白瓷的出色代表,邢白瓷的名气就是在隋唐时期打造出来的。这次考古发掘具有重大文化价值,邢窑遗址的发现被评为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遗址发现后,内丘民间也开始了邢窑白瓷的恢复。
■李恒坤的邢窑作品
3
碎片中探寻邢窑之美
权威考古专家们为邢窑遗址在内丘验明了“正身”,这与李恒坤先前的预见不谋而合,更激励着他去研究。多年来,李恒坤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他从历史中去寻找邢窑线索,再通过实践研究去搜寻和破解邢窑瓷器的更多技艺。他从研究瓷片下手,每天捡瓷片、寻原料,成了日常的一项重要工作。从2000年至今,他已搜寻了几十万片陶瓷碎片,其中不乏一些极具历史研究和考证价值的瓷片,他说每个瓷片都能讲出一段特别的邢窑故事。
由于邢窑研究起步较晚,其千年之谜初揭不久的原因,在外界还有很多人片面地认为邢窑只出白瓷。在李恒坤看来,邢窑遗址能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家们看到的可不是邢窑单一的白瓷,而得益于邢窑源远流长,窑群恢弘,丰富多彩,各类精湛的瓷片云集。在深入田间考察中,李恒坤收集到大量陶瓷残片也证实,邢窑每一个窑厂都是青白瓷混杂烧制的,其中青瓷居多,产品釉色丰富。邢窑的青瓷同样拥有着精致器型和高超的制作技艺,他呼吁外界,切莫以白瓷论邢窑。
“邢窑瓷器作为隋唐皇家专供,进奉400多年,若无秘色,何言珍品。”随着研究的深入,李恒坤也有着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邢窑瓷器拥有着丰富多彩的种类和颜色,日常收集到的瓷片中,不但有唐三彩,还有隋三彩和唐四彩,因此在五代时邢窑烧制七彩也是完全具备条件的,实践中收集到的大量多彩瓷片,也印证着邢窑和柴窑存在关联。
每当捡到有价值的瓷片和窑具,李恒坤都会分门别类地标注上年代、釉色、品类,一片片去深入琢磨、去仔细研究。把心得体会写下来,将自己的观点和解说撰写成文章,投稿报刊、杂志去发表。
李恒坤认为,邢窑五代至宋时堙没,五代后周皇帝柴荣仅做了六年皇位,使匠人烧造出一种非常珍贵的瓷器,被喻为“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这种被传为“片柴值千金”的七彩瓷器,就是被称为陶瓷史上一大神秘和传奇的柴瓷。明宣德间宫廷因整理古董有本书叫《宣德鼎彝谱》称:“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六种瓷器,将柴瓷排在首位。
李恒坤查阅史料记载,柴荣为邢州尧山人,宋代尧山县曾属内丘,且内丘城北有个瓷窑沟村,周围存在着大量金元的窑址,或许这是对邢窑的一种继承。柴荣要求的瓷器颜色必须是七彩的,彩虹在柴荣老家就叫虹(jiang),将和虹音同,瓷器颜色从虹而来,也符合宋代欧阳修的《归田录》:“柴氏窑……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更印证了柴窑的显著特点就是五颜六色,光彩夺目。
“当年柴荣创烧柴窑时肯定会优先考量家乡邢窑,因为邢窑早已具备烧制多彩瓷器的能力。”李恒坤也在实践中烧造复原邢瓷的多彩釉色,并在尝试调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李恒坤的工作室内收藏了无数块大大小小的邢窑碎片
4
摸索邢窑烧制修复技艺
早在儿时玩耍时,李恒坤就经常能捡到类似于三足的瓷物,这些敲着清脆悦耳,可以投掷玩耍或者叠摞成塔玩物,在当时他认为是老天爷赐给孩子们的玩具。原来,为了批量烧制陶器,工匠才捏制了这些支钉。在窑址周边田地里散落的支钉五花八门,大小不一,支托有高有低,有素有型。
“支钉最神秘之处就是他上面残留的陶瓷釉色,通过这些印记可以分析烧制陶瓷的工艺和年代。”如今,李恒坤将其视为珍宝,他给记者展现了其捡回的各类支钉,很多黏连在窑柱上的瓷片釉色鲜亮,好似出自现代工艺之手,极具考古价值。
自2015年12月李恒坤创建工作室后,他自筹资金5万元,购买了窑炉、拉坯机以及配套设备,开始将更多的力量用在烧制技艺修复上,决心在传统技艺上有所突破,开辟文化传承的新途径。
探索邢窑烧制修复技艺对于半路出家的李恒坤而言并非易事,为了制作模具,他苦练美术和雕刻,娴熟的技艺考验的是耐力和不厌其烦地磨练。拉坯修坯、烧制试验,每一个环节无不凝聚着心血和汗水,遭遇反复失败后他从不气馁,心中始终以一种文化自信的理念,磨砺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经过对邢窑瓷片和窑具分析,李恒坤遴选当地陶瓷原材料土,反复试验,熟练掌控了邢窑烧制修复技艺,以及多种原始釉色的配制,修复烧制出成套窑具式仿古模型,以及乐器埙、板胡瓢,文房用器等,取得多项创新成果。
■李恒坤调试烧制的音乐陶器
“邢窑烧制修复技艺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不是为了制作几个瓶瓶罐罐的艺术品,而是要复原传承的手工技艺,再现釉色纷呈的窑口。”李恒坤将原料筛选、釉料配比作为主要试验攻克方向。他研究发现,邢窑盛名于世除了白釉瓷,黄釉、褐釉、绿釉等各种釉色均体现出高超精湛技艺,体现着古代工匠使用高岭土调配的智慧结晶。
“灰色烧出来偏白,红色烧出来偏黄,黄色烧出来偏灰。”选取陶土层的颜色决定陶瓷烧制的釉色。李恒坤在实验中发现,黑色的陶土能烧出了白亮的坯胎;黄色原料调和在釉料中,烧出了黑红的酱釉色;褐红的原料加入釉料中烧出黄釉色。试验取得了丰硕的创新成果后,他也体验到邢窑烧制技艺的神奇和魅力。
为了更直观和形象地解释邢窑烧制技艺,李恒坤独具匠心,仿照捡拾的窑具残片,制作出大量窑具,将器物放置在窑具上开展各种试验,成功获取了原始的窑炉烧制环境和器物留痕特点。他踏寻一方热土,终于找到了烧制绿釉的铜矿皮和烧制三彩的铅矿石。
从文人到匠人,烧制修复邢窑技艺路漫漫其修远,李恒坤深知需要匠心于行,因为这样才能找到心底里最大的回声。
■文/记者段华鹏 图/记者胡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