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雄:为数控机床“把脉”的“良医”
——记河北工匠、河钢唐钢操作技能专家吴建雄
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闪光——
2020年河北工匠年度人物大特写
吴建雄,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高级技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河钢唐钢操作技能专家,检修分公司设备技术室管理员,负责全公司百余台生产机床的维修、改造技术工作。先后荣获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和河北省技术能手称号,取得过三项实用新型国家专利。工作23年来,他在机床维修岗位扎实前行、技艺渐精,每年为产线节省上百万元费用,拿下多个技术状元。
人物速写
在企业中,设备的正常运转是企业生产的保障。作为一名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吴建雄专治各种数控机床“不服”。公司里有很多关于数控机床的疑难杂症,在吴建雄面前都迎刃而解,被同事们称为数控机床维修的“良医”。
8月底,在河钢唐钢检修公司维修车间,记者见到了吴建雄,一身洗得略显发白的工作服,个子不高但始终精神饱满,圆圆的脸上经常带着笑容,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穿梭于各产线的车床间。
“数控机床的系统就相当于人的大脑,而它的驱动器、动力相当于人的神经、肌肉,各种外部的传感器也相当于人的各种感官,我们排除故障和医生给病人治疗原理是相通的。”这是吴建雄摸索出来的一套维修实践理论。
■吴建雄与同事研究设备图纸
1
扎根一线十数年终磨一剑
还没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吴建雄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电子迷。小小的电子元件在他手中就是最好的业余消遣,从维修大小家电,到自己焊接制作电路板统统不在话下。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脑刚刚进入百姓生活,他就迫不及待地入手了一台386电脑,开始自己设计模拟数字电路。
刚刚进入工作岗位时吴建雄是一名车工,一次车床故障长时间无法排除,吴建雄凑过去一看,“这不是我经常维修的晶闸管电路吗?”他很快解决了电路问题,生产随即恢复。此后吴建雄像由江入海的鱼儿,正式进入了他所喜爱的维修领域。有电子知识基础又疯狂热爱维修的他在师傅的带领下进步飞速,仅一年时间就能够独立完成车床维保。
谈起师傅,吴建雄感慨地说,正是师傅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遇到问题刨根问底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他。他清晰地记得,在一次检修工作中,需要新制一套配电柜,在配盘快结束的时候,师傅走过来说:“看这规矩的走线就知道是谁家做的配电柜,你干活也要这样,你就是你的品牌。”“出徒”十几年来,吴建雄牢牢记住了这句话——“你所干的工作就是你的品牌。”
2003年,公司TK5680数控铣床搬迁,当时这台机床是公司唯一的一台数控铣床,担负着公司结晶器模具的制造任务,时间紧迫。
但机床的搬迁势必会使得系统的各种参数发生改变,需要调整每个轴的参数,而此机床是以西门子810M的数控系统为核心,说明书极不详细,对于刚刚接触数控维修一年时间的吴建雄来说,就好比“天书”。怎么办?车间急等着设备进行生产,而如果向厂家寻求帮助又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拼了!”吴建雄顶着压力迎难而上。他泡图书馆,上网查资料,把各种系统程序做好备份,把每一个硬件按图纸一一安装,最终把西门子数控系统提前准确无误地安装完毕,并把机床精度调整到出厂状态,保证了机床的正常使用,为公司节约了近30万元的机床搬迁费用。
还是在2003年,公司引进TK6920大型数控镗床时,为了掌握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以及机床结构原理,吴建雄北上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南下上海西门子公司专程学习数控维修技术。“厂家对核心技术保密,为了取到‘真经’,我就每天像小工一样跟在厂家老师傅的身后打下手,看他们如何安装调试,在他们休息的时候抓紧时间提出自己的问题,晚上回到宿舍就赶紧整理白天所学的,并准备第二天的问题。”仅用了三周时间,吴建雄就掌握了机床的结构、控制方式。
吴建雄在各型数控车床的改造中不断实践,他先后完成了单臂刨床电机、电气改造的器件选型、在轧机线加工机床液压系统原理图和零件加工图纸制作等工作。在2017年度冷轧薄板厂数控轧辊磨床年度大修的组织工作中,采用新型找正方法调试,在不影响轧辊磨制精度的前提下使检修时间缩短一天。
解决难题越多,经验积累越丰富,技能也提高越多,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吴建雄测量设备相关数据
2
敢啃“硬骨头”成就“数控专家”
单有热爱还不够,还要在工作中有遇到难题迎难而上的韧劲;如果遇到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决心和勇气,知难而退,技能是提高不了的。
在河钢唐钢检修公司,吴建雄是公司设备维护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全公司百余台生产机床的维修、改造技术工作。多年来,他不断学习,从实践工作中汲取经验,练就了“望闻问切”的本领。如今,吴建雄不仅对所管辖的机电设备了如指掌,还把每台设备的参数习性摸了个透,只要一出故障,他很快就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2008年,吴建雄接到了一台进口数控铣床的改造任务,要用一套新系统替代为原有的老床“换血”。面对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老旧机床和没有成型图纸的问题,吴建雄挑灯夜战,不会不懂的就上网查,向机床厂的一些技术朋友们请教,最终设计出改造图纸,并一路过关斩将,啃下了程序编译、参数设定和硬件安装等硬骨头,最终把机床精度调整到出厂状态,保证了机床的正常使用,为公司节约了数十万元的机床改造费用。
2015年,在第一冷轧薄板数控轧辊磨床的年度大修中,德国瓦德里希12939磨床的导轨调整工序中吴建雄对施工方的调整工艺提出质疑,认为施工方的调整方法根本不能满足机床精度要求。机床导轨的精度直接影响轧辊精度,而轧辊精度又会影响板材质量。他详细而权威的技术理论终于说服了施工人员,在他的指挥下对机床导轨进行精度调整。机床大修结束后用此机床磨制的轧辊和设计精度完全吻合,得到冷板相关人员的高度认可。
同样还是这次大修工作,英国沙克拉德毛化机床,维修后工控机启动后不能进行数据传输,维修一度陷入僵局,并且公司没有相应备件,吴建雄一天一夜没合眼,逐一对工控机主板的电路和芯片组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故障源,经过修复,工控机工作一切正常,挽救了一台价值40万元的进口专用工控机,并且保证了大修工期。
干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的没有捷径可以走,需要一天、一个月、一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去慢慢积累,它是一个慢慢沉淀的过程。也正是坚持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使得吴建雄在高手林立的中国技能大赛——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获得数控机床装调维修状元。
“雄哥是我们产线的定心丸,机床有问题只要他一来,手到病除。”对吴建雄,工友们都给予十足的信任。
2016年,在公司机床日常维保工作中,二钢轧厂辊环磨床数显系统损害,该系统为早期SONY磁栅系统,价格非常昂贵达数万元。吴建雄重新设计、选型、施工,用价格仅为5000元光栅尺予以改造,并且全部性能满足其使用要求。
正是因为技术过硬且待人热情,每当车间设备出现问题,同事们都愿意先找吴建雄来维修。
“每台设备的正常运转关系到企业生产的正常,出现了问题就必须马上解决,一点不能‘掉链子’啊。只有每天早一点过来,在单位多待一会,确保机器出现的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这心里才能安心啊。”吴建雄告诉记者,“我的手机是24小时开机的,只要机床、设备发生故障,给我打电话,哪怕是半夜12点或者凌晨,我都会赶到厂里,以免耽误生产。”
除了随叫随到,长期以来,吴建雄都是早到晚退,甚至节假日主动在单位值守。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受疫情影响,公司很多职工不能正常到岗,而吴建雄没有在家多待一天,加班加点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并且积极和同事家人邻居宣传防疫知识,配合防疫工作。
■吴建雄与工友们讨论设备维修心得
3
做一个不停奔跑的人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吴建雄还坚持创新,潜心钻研高新设备的维护知识和技能。
“技能来源于实际工作,只有经过工作实践的磨砺,不断总结积累技能水平才不会是纸上谈兵,才能真正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要绕着、躲着,要迎难而上,做一个不停奔跑的人,解决的难题多了,技能也就随之提高了,就可以步入一个提高技能的良性循环。”吴建雄这样对记者说。
2017年在河钢唐钢公司工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吴建雄创新工作组”后,他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带领各个攻关课题小组,贴近产线开展技术创新。小组从程序系统和备件的国产化入手,取得3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各种创新改造也为徒弟们的学习提供了平台,一年里创新工作组共完成DVT500数控立车改造和水银流量计红外创新改造两项创新课题,较好地完成了创新任务。
在中型车间轧辊车床大修中,看着徒弟们独立完成了从电路设计、元件选型、图纸绘制、PLC程序编制到最后的安装调试的全部机床电气大修工作,吴建雄感慨地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智能制造将来会渗透到每一个生产环节,虽然机床智能了,但对维保人员的要求也高了。”在宝鸡进行培训的吴建雄参观完现代化机床车间后发了这条朋友圈。他在网络上的感慨与现实中的他很像。作为一名技术专家,吴建雄眼中的工匠精神就是学无止境、追求至极。他维保的国产进口机床共有200多台。但他并不满足于日常维修业务,而是力求在为产线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2018年初他带领小组完成DVT500数控立车电气大修改造项目,他们根据机床的结构特点,提出用国产广数980TT双通道数控系统替换原老化西班牙FAG单通道数控系统,并且制定了详细的改造技术方案。改造后,不仅达到设计精度,并使原来只能单刀加工的机床,变为能够双刀架同时进行数控加工的车床,精度和效率都得到大幅提高,得到机床使用单位的认可,并且申报了科技成果。
2018年,机加工车间的单臂刨床出现故障率高、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吴建雄下定决心,“不能让生产厂的检修费用增加,更不能耽误生产。”他运用所学,采用新型数控设备对机床进行调校改造,减少80%的设备故障率。与此同时他多方寻找高性价比的材料,并发动创新小组自行施工,不等不靠,千方百计降低改造费用,最终节省了15万元。
吴建雄说:“我只是做了每个热爱钢城的职工都会做的事,今年是公司发展的关键期,我将带领团队走出唐钢,开拓机床维保新领域,为非钢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文/本报记者赵伟龙 通讯员靳志伟 张倩
图/本报记者郑荣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