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专家王华:敢于较真碰硬的地铁王
——记中铁十七局集团三公司 石家庄地铁项目隧道专家王华
■多年来,王华把现场遇到的难题都记录在工作日志上
人物名片
王华,中铁十七局集团三公司石家庄地铁项目经理,也是一名隧道专家。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到走上领导岗位,王华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特别是自2012年石家庄地铁项目开工以来,他一心扑在施工一线,攻克了多项地铁施工技术难关,而他带领的“青年文明号”团队,也先后获得了河北省“青年文明号”、河北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全国“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称号。他本人则被评为共青团河北省委第九届“优秀青年文明号号长”、中铁十七局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在第六届河北省金牌工人能工巧匠评选中,王华更是荣获“河北省能工巧匠”荣誉称号。
人物速写
他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讷于言而敏于行”是他多年从事技术工作所养成的习惯。由于常年扑在施工一线,今年42岁的王华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老一些。一身工装、一顶安全帽,身为公司副总工程师的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农民工。
自2013年地铁项目正式开工以来,王华带领工友们先后取得了多项第一:打响石家庄市地铁史上施工第一炮、成功浇筑全线第一根桩基、东里站一期主体工程率先完工等。这些不仅会在王华的生命里留下深深的印记,也将永远载入石家庄地铁的史册。
■王华在现场实际量测拱架间距
1、责任意识记心间 关键时刻敢担当
记者见到王华时,他刚从“地底下”爬上来,身上沾满了尘土。尽管石家庄地铁3号线东王站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已经接近尾声,可身为项目负责人的他手头依然有很多工作要处理。
采访是在王华的办公室进行的。说是办公室,其实就是一间活动板房,因为施工项目的不固定性,所以办公室也特别的简单,一张桌子几把椅子,“除了商量施工中的一些重大事项,平时,我们都在隧道里忙活,算是名副其实的‘地下工作者’。”王华匆匆地洗了洗手、用毛巾抹了一把脸,坐在了记者面前。
王华带领的三公司石家庄地铁项目承担着石家庄地铁3号线两站、一区间、一停车场土建施工生产任务,这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先贤梁启超曾这样说过。
作为公司聘任的隧道专家,施工过程中的很多难题都需要王华去解决,尽管家离施工现场只有十分钟的车程,可是,吃住在工地却成了常态。特别是项目刚上场的时候,琐碎的事情比较多,王华要一边制定项目部和各项工作规划,一边把形成决议的事一件件地去落实。那段时间是他最忙碌的时候,跑现场、找关系,从早到晚没有片刻轻闲,甚至临睡前躺在床上,还想着明天要处理哪些事。临建完成了,工程开工了,关系疏通了,施工工作才走上了正轨,这个艰辛的过程让他感觉到一下子老了十几岁。可也正是如此,王华开始逐渐成为工人们的“主心骨”。
回想起去年7月的那场暴雨,很多地铁人恐怕依然心有余悸。王华也不例外。
2016年7月14日中午时分,暴雨突如其来,雨势凶猛,给正在施工的石家庄地铁3号线槐安桥站2号风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大雨让城市排涝系统倍受考验,过多的雨污水不能及时排泄,加之基坑周围雨污水管线及检查井破裂,位于基坑北侧中间位置的土体长时间受雨污水的浸泡,虽然采取了注浆加固的措施,但是持续的暴雨还是造成了基坑北侧中间段土方塌方。雨污水倒灌入基坑,给正在进行设备调试的3号线带来极大的威胁。
在这危急时刻,王华稳住了军心,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在那之后的半个月里,王华带领青年突击队员积极开展抢险工作。他24小时吃住在工地,随时监控周围建构筑物及地形变化。
为了排除险情,王华带领项目全体职工采取了众多方案:为了防止雨污水灌入基坑,他们临时性地对污水管道进行了封堵;向基坑中回填砂土进行反压;使用多台污水泵进行雨污水抽排;架设钢支撑,增加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半个月下来,王华的嗓子哑了、眼睛红了、人也憔悴了,但是基坑的安全警报解除了。
■王华带领隧道科技攻关小组研讨掌子面支护体系
2、施工纪律严要求 质量进度终双赢
常有人说,施工的质量和进度历来是相互矛盾的,这就好比鱼和熊掌不能兼得。
为了把地铁工程建设好,在质量和进度上实现双赢,王华平常吃住在工地。地铁隧道洞内潮湿、嘈杂、粉尘飞扬,还常常伴有呛鼻的异味,他却毫不在意,而是仔细对隧道施工过程进行研究,对其中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进行详细的汇总。
地铁施工期间,王华发现,工人在预埋施工中使用的吊钩时,往往会因为操作不当,导致吊钩埋入的深浅不一、预留吊钩孔洞难以封堵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王华带领团队反复钻研,研发出一种混凝土预埋式吊钩,这种预埋式吊钩不但操作简便,而且预埋深度定位准确,浇筑混凝土时无需使用收口网等对预留吊钩孔洞进行封堵,同时也省去了后续剔凿预留吊钩孔洞位置的封堵物及封堵抹面的工序。这项技术不但荣获国家专利,还在整个地铁项目中进行了推广。
为了在开挖隧道掌子面时保证结构的稳定和人身安全,防止地表及地上管线沉降,王华带领隧道科技攻关小组进行多次反复试验,为了获得精确的数据,他与攻关小组的同事带上方便面、热水瓶,24小时坚守在隧道现场观察地质变化情况,认真研究动态数据,不断改进施工工艺,经过30多次的现场试验和对比,终于准确掌握了注浆浆液配合比、注浆压力及扩散半径等,隧道日掘进也由原来的0.6米提高到1米。在深基坑施工中,传统的监测方法成本较高,操作复杂,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测量仪器移动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王华根据视频监控原理,在石家庄铁道大学老师的指导下,带领创新团队经过两个月的努力,攻克了“白光数字图像频域测量分析法”,这种方法是通过高性能数码相机拍摄图片,然后再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分析,获得被测区域的监测数据,极大提高了精密度和工效。
技术员出身的王华,其严谨的工作态度令同事们折服,可是,总工程师高晓辉却觉得,严谨过了头就成了“较真”。
在高晓辉的印象中,当他们修建东里站时,为了防止雨污水流进基坑里,就在基坑边上筑建了一条挡墙。可能是当时时间比较紧,有一道挡墙修得不顺直。王华看不过去了,非让拆了重修。“这只是临时用一下,等车站修好就拆了,没必要修得这么工整吧。”高晓辉试探着把大家的意见传达给王华,却当即遭到了拒绝。“我们建的是地铁,这是石家庄的百年大计,这个挡墙矗立在这里,代表的就是我们施工方的形象,必须修得规规矩矩的。”王华语气坚定不容置喙。
虽然心里不太服气,可是高晓辉等人还是按照王华的指示把挡墙推倒重修。而王华也在同事中落下了“较真”的名号。
■王华带领徒弟们仔细研究图纸
3、当好团队领头羊 科技创新成果丰
由于工作突出,近年来,王华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地铁项目经理,可即便是步入领导岗位,他依然没有脱离工地、脱离一线。在他看来,干技术活、搞技术创新是他的强项,而施工一线更是发明创造的沃土,只有深深扎根这片沃土,才能开出更多更美的技术之花。
然而,一枝独秀却不是春。地铁开工以来,如何让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成为工人向往的“精神高地”,一直是王华关注的问题。他多次带领农民工学习新工法、新工艺、让他们参与成果研讨,还鼓励他们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学会“无中生有”。
为了培养人才,王华专门为农民工建起了“工地夜校”,制定学习计划,每人每月不少于3次学习(6个学时)。
为了让更多职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也为了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王华特地请来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技术创新方面的培训,同时在现场挖掘创新点子。整个项目部人人创新热情高涨,大到整个基坑的围护结构和主体结构,小到两根钢筋的绑扎,大家一起讨论,各抒己见,短短一周的时间里,一共申报了15项专利。
当时,王华带领工人正在修建地铁3号线的地下停车场。这个停车场有些特别,基坑并不是一个规矩的形状,宽度最窄的地方只有26米,最宽处却能达到62米。按照施工安排,工人在施工现场往基坑里吊运设备及材料时需要架设龙门吊,可是,停车场独特的形状导致无法安装龙门吊的轨道,这就意味着没法使用龙门吊。
■王华在施工现场查看初期支护效果,论证深孔注浆可行性
经过商讨,最终决定用塔吊替代龙门吊。
可是,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
停车场位于省会胜利大街下方,周边建筑物较多,站点两侧布满了高压线。塔吊在吊运设备及材料时,非常容易碰到10千伏电压的高压线。无论是塔吊还是它下方悬挂的设备都是金属的,一旦和高压线发生碰撞,包括塔吊驾驶员和地面施工人员都会有触电的危险。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有人提议在地面安排专人随时注意塔吊的移动方向,一旦靠近高压线就立刻向塔吊驾驶员示警。
但是,职工平捷却找到王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原来,他想在塔吊上安装一个警报装置,一旦吊钩靠近高压线就能自动报警。他的想法得到王华的肯定。
在王华的帮助下,最终,平捷发明了塔吊报警装置,警报装置分两部分,一部分安装在塔吊上,另一部分则安装在高压线的下面。当塔吊转到高压线附近时,两个装置会相互感应,从而发出警报,提醒塔吊驾驶员改变塔吊转动的放向,从而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难题。
在王华的带领和鼓励下,项目部的全体人员在不断成长壮大,而王华的引领示范作用,也正逐渐从“亮一点”扩散为“亮一片”
石家庄地铁项目开工以来,王华带领的“青年文明号”技术创新团队先后撰写了科技论文和QC成果37篇,先后获得技术创新成果5项、攻克技术难题22项,运用四新技术9项,并将科技创新成果和“四新”技术转化为企业创效,为企业节约资金150余万元。
■文/本报记者李华
图/本报记者杨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