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管家”控成本
11月24日,笔者走进河北建工省安装三分公司山西昌盛焦化项目库房内,看到各类材料按型号、种类堆放得整整齐齐,项目材料员张硕正在对材料进行编号、标识。“小张不仅把库房管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对到场材料出入库把控得也很严格,是个不折不扣的好‘管家’。”该项目经理段树江说。
■收紧手中“钱袋子”
“我们可真是领教过了,小张的手把得有多紧。再着急用的材料也必须按程序走完才能出库,否则他可是‘概不受理’。”分包班组长赵晓雷向笔者调侃道。
“项目上人多手杂,高峰期曾多达20个分包班组,有的分包班组一天要领七、八次料,如果都给他们‘开了口儿’,根本就没法管理了。只有严格按照限额领料制度,才能规范领料手续,为后期分包班组材料结算提供依据。”张硕说,材料管理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从材料到货、检验、入库、建账、整理、标识、出库等,每一项都马虎不得。
“不管材料什么时间到场,一次性到场多大量,张硕都会第一时间安排卸货,并一点点查验。有时候,供货商为了销量而故意多发货,毫无意外地都会被他发现并进行退货。每次班组提材料后,他都会严格按照规范和图纸审核,减少损耗;完工后,会及时监督班组对余料退库,做到了资源回收和利用。正是他的认真负责,今年在材料管理方面,至少为项目节约了15万元的成本。”段树江说。
■一丝不苟细查验
“这批到货材料与材料计划有出入,数量不对,我们要尽快核对,避免影响施工。”11月25日,张硕给甲方采购部负责人打去了电话,要求核对材料数量。
原来,近期采购的化产工艺管道法兰日前到货,规格型号较多,单批到货数量达到了4500片。到货后,张硕立刻按照脱硫、硫铵、粗笨、冷鼓等工段提出的计划进行标注核查。经过比对,发现SO带径法兰未到货,但甲方的采购方却确认该法兰在计划内。为尽快查明原因,张硕立刻拿着材料计划找到甲方负责人,并按照订货数量一项项反复进行比对,最终确定,该法兰为洗涤塔使用,因数量较少,厂家并未通知一起装车。
“多亏了小张,要不是他及时查验,我们不仅会忽视厂家未发货,还会因材料未及时到场而影响工期。”甲方负责人感激地说。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当上了材料员后,我才发现当好库房这个‘家’的重要性。手松一松和紧一紧,结果就会截然不同。既然项目信任我,我就要算好账、守好‘家’,收紧手中‘钱袋子’,为项目节流增效贡献力量。”张硕说。 ■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