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全面提升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党的二十大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凸显了人才工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如何更有效地发挥河钢集团邯钢公司自动化部人才作用,为企业创造出更高的价值,这是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充分调动全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工作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聚集创造力创新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治引领,激发事业情怀。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坚持学理论、用理论,学用相长。构建以上率下的学习机制,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和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月学习制度,开展党委书记“每周一讲”;各支部切实利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抓牢抓实党员干部学习。努力通过多层次的学习,持续提升政治理论素养,激发胸怀“国之大者”和钢铁报国情怀,以政治坚定、作风过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二是开展爱厂学习教育。积极开展形势任务目标教育,深入一线班组向职工宣讲公司“1238”工作思路,引导全员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技术升级主线,树牢“简单、务实、创效”的工作理念,锚定降本增效“221”目标,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为打造“一体两翼、双向互融、多元发展”的新邯钢贡献智慧和力量。三是开展先进典型示范。精心编辑《先模风采》,全面展示了一年来自动化部在运维保障、智能化推进、新区建设等方面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全员以先进为榜样,学习他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们担当作为、争创一流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们攻坚克难、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学习他们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高尚品质。以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勇担当、攻难关、争先锋、做表率,积极推进部门各项工作圆满完成。
优化激励机制,畅通成长通道。一是公开竞聘、选贤用能。按照“有岗即聘”的原则,对科级管理、技术主管、技师等岗位实行公开竞聘,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经过“自我推荐、公开测评、民主推荐、竞争上岗”的步骤实施,同时为竞聘上岗者提供了“唱主角、展才华”的“用武之地”,保证了人岗匹配,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二是课题制度、压实担子。围绕部门重点工作,在各作业区、科室推行“课题制攻关”,实行主管领导负责制,定期调度,挂牌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压实了技术人员责任,破解了一大批制约生产发展的难题。通过设计课题,将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技术主管课题的形式进行持续攻关,在老区发电、邯宝智能化产线建设、新区建设投产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三是表彰先进、鼓励创新。召开先进表彰大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浓厚氛围,激发全员干事创业、创新创造的热情,提升创新能力。坚持以课题为导向,针对具体工作中的经验、方法,要善于总结、提炼,促进技术沉淀,形成论文、成果。利用项目实施机会,深入挖掘,形成专利、著作权,并将其转化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进一步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发挥专业技术骨干的引领作用,在新技术应用、课题攻关、项目建设中挑重担、带新人。
开展竞赛活动,营造积极氛围。一是组织部风等内容征集活动。开展征集部风和技术形象、工作标准三方面内容的文化建设活动。发挥全员积极性和思考力,撰写标语、口号、“金句”等,共征集内容200余条,充分展现了自动化部的职业风范、技术形象、价值追求,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开展先锋号竞赛。开展以“‘智’力高效顺行 争创一流效益”为主题的“先锋号”竞赛,从技术创新、运维保障、管理服务三个方面开展,进一步激发全员的创新热情,提升产线技术支撑能力。三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立足本职岗位,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先后解决了新区职工宿舍潮湿、衣服清洗、饭菜加热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为群众办实事的质量水平,让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侯永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