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技能人才 助力高质量发展
河钢集团工匠创新训练营举办
河工新闻网讯(记者王井堪)12月1日至10日,河钢集团工匠创新训练营在清华大学举办。来自河钢集团下属子分公司的35名一线操作人员参加了本次训练营。据悉,这是河钢集团自2018年举办首期训练营以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第四期高技能人才培训班。
训练营举办期间,对标全国总工会大国工匠“五力”能力提升课程体系,为学员们邀请了全国总工会、清华大学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专家、院士和学者等,为大家讲解深化产改、大国工匠培养培育和时代作用的发挥、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发展、创新工作室建设等课程。学员们现场聆听了同期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学员代表有关技能报国的事迹宣讲,大国工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特级技师高凤林分享了创新工作室建设经验。实地观摩了高凤林创新工作室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首钢技术研究院刘宏创新工作室等。
“为工匠创新训练营授课的老师中,既有著名的院士又有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还有工会系统负责劳模工匠培养和管理工作的专家,以及大国工匠、全国劳模和国家级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师资优质、内容丰富、非常实用。”省劳模、世界模拟炼钢大赛冠军石晓伟谈及学习心得,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我们对高凤林老师和刘宏老师的现场教学和分享印象深刻,让大家从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理解了高技能人才如何把个人成长与企业壮大、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的深刻内涵。”“从大国工匠和国家级技能大师言传身教中感悟到了创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意义,提高了认识,找准了践行‘五力’的着力点,更加坚定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钢铁强国建设贡献才智的信心和决心。”省劳模刘洁和张志扬表达了新时代劳模工匠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我们这些训练营学员都是来自生产企业一线的操作人员,对于劳模工匠事迹宣讲技巧知之甚少,这次训练营恰好安排了大国工匠演讲表达课程,对我们今后积极参与工匠宣讲非常有帮助。”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伟智能炼钢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徐伟饶有兴致地说。
训练营于12月10日结束。结班仪式上,学员们提交了训练总结,展示了三期训练营简报,按组别以视频、诗歌朗诵等形式分享了学习成果和体会。因表现突出,清华大学授予河钢集团第四期工匠创新训练营“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