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县总工会打造全链条职工法律维权服务体系
临西县总工会打造全链条职工法律维权服务体系
让劳动关系“和谐号”行稳致远
河工新闻网讯(记者王立鹏 通讯员张蕾)集体协商建制率为90%;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指导8批326人次;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8.6万元……今年以来,临西县总工会积极履行工会组织监督职责,以依法维权为重点,不断健全维权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拓展普法活动外延,着力打造一站式全链条法律维权服务体系,为构建新时代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夯实了基础。
建立工会法治运行体系。加强企业“源头”防线,着眼劳动争议调处防线前移,推动全县企业建立集体协商、职工代表大会、企务公开等多种形式,以及企业、部门、班组等多种层级的劳资沟通协商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企业内部。目前,全县共有173家企业建立了集体协商制度,建制率为90%,进一步推动企业依法规范用工,有效缓解劳资纠纷发酵外溢。
提升工会法律服务体系。擦亮法律援助品牌,在县人社局设立工会法律援助窗口,结合职工服务中心法律服务站点形成“一中心多窗口”工会法律援助体系;擦亮“法治体检”品牌,深入开展“构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行活动”,会同人社部门及劳动争议调解员和律师团队入企实施专项行动,引导企业规范用工,推动“一函两书”制度落实落地,切实从源头预防劳动纠纷;擦亮普法宣传品牌,常态化开展“遵法守法·携手筑梦”普法宣传活动,开展法律宣讲120余次,覆盖职工1万余人次,提供法律法规咨询指导8批326人次;擦亮重点群体维权品牌,联合交通部门设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监测服务保障中心,建设物流行业工会法律服务点,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合法权益。
打造“一站式”多元化解体系。发挥工会调解优先、行政调解补充、法律援助保障、检查监督兜底的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完善互联、互动、互补的多层次的劳动者维权体系,把劳动争议调处关口前移、哨站前设,建立县、乡、村、企业四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发展80余名基层工会干部组成“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将纠纷化解在基层、前段。
主动协调人社、司法等部门,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协商、仲裁、诉讼全过程,联合县人社局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团,联合县司法局成立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形成法律咨询、协商协调、法律援助、仲裁审查等“一站式”、全链条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服务的新工作格局,实现了劳动争议化解全流程覆盖。据统计,今年共调解劳动争议5件235人次,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38.6万元,使多元化解成为劳动纠纷的“减压阀”,有力地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