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农历大年三十。给宿舍贴好春联,康国俊和十几位外地工友有说有笑地走进位于唐山市丰润区浭阳锦园附近的二十二冶职工食堂,这里已为他们专门准备了两桌丰盛的年夜饭,大肚水饺正欢快地在锅中翻滚着。康国俊笑着说:“一闻就是猪肉馅的,我最爱吃的。”
53岁的康国俊来自河南安阳,是中冶集团中国二十二冶唐山北站片区棚改返迁安置房项目上的一位农民工,平时主要负责水电管理和维护。今年春节,他和十几位外地工友选择就地过年,一来是考虑到疫情防控的需要,二来是因为项目不停工,岗位上离不开。
“我家是个大家族,人多,年货早就准备好了,出门就有超市,缺啥买啥,不用我操心。”康国俊笑呵呵地说到,“年轻人过年都想回家,但是工地上需要人,总得有人值班,像我们这样岁数大的就留下守摊儿。”
看到厨房案板上还有没包完的皮和馅,康国俊就招呼工友一起帮忙,大家边包边聊,山东、河南、东北、内蒙古以及河北等地方言夹杂一起,厨房里立刻变得热闹起来。
山东菏泽小伙儿门海洋不好意思地说:“我不会包饺子,过年都是家人操持做饭,我看孩子。不过,一会煮饺子我可拿手啊!”他的话引起大家一片笑声。“现在网络方便,我每天都和家人视频聊天,就像在身边一样。”门海洋说,“节前买了点儿麻糖、板栗等年货寄回家,让家人尝尝唐山特产。”
一会儿工夫,饭菜就摆上了桌,唐山北站返迁安置房项目经理吕应荣以饮料代酒,向在座的农民工兄弟拜年,感谢他们为项目建设作出的贡献。吕应荣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包括就地过年的外地农民工在内,二十二冶有5789名职工坚守岗位。为此,集团工会花费57.89万元购买了粮油、水果等慰问品,还给大家包饺子,传递关怀和温暖。各基层单位的领导也多次去现场慰问,与农民工开展座谈,了解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在工作地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哈哈,在唐山过年,有别样的年味啊。再说等到开春,大家都回来了,我们也就可以抽空回家看看了。”康国俊笑着接过话,“现在高铁又快又方便,两个多小时就到家,还能赶上中午饭。一点不耽误!”
“哈哈哈哈……”食堂顿时传出一片欢乐的笑声。
■本报记者赵伟龙
通讯员王厚亮 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