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工程”树标杆
项目现场运用机械设备进行高空作业
回首一年奋进历程,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广大电网建设者,在奋进中坚守初心,在创新中砥砺前行,用拼搏、毅力、奉献精神,着力打造智慧、安全、绿色工程。
“机械+智能”克难题
2024年11月16日19时20分,雄安(北京西)1000千伏特高压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正式进入72小时试运行,有效增强了华北地区1000千伏网架可靠性,提升了京津冀电网特高压受电能力和电网抵御严重故障能力。
作为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该项目自2023年9月15日开工建设以来,面对施工过程中的临电、近电、交叉作业多,停电窗口复杂、安全风险高等诸多困难,参建员工在提升施工安全和工艺水平上狠下功夫,2024年,更是以打造安全可靠、自主创新、经济合理、环境友好、国际一流的优质精品工程为目标,加大现场机械化、智能化设备应用力度,使现场采用38项机械化施工设备,施工机械化率为93.5%,进一步缩短了关键工序时间。
“面对点多面广的施工环境,我们注重机械化应用和智能化建造,依托智慧安装平台,对主变设备油务处理和GIS设备气务处理工序实现关键指标在线监测、全过程记录。同时,我们还强化吊装、有限空间等关键作业管控,消除施工风险,提升施工效率,确保了工程按期优质竣工。”该工程项目经理赵博说。
净化系统促新颜
12月5日,由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的雄安新区首座智慧变电站——南郑11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正式投运,为容东片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该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全国试点建设的18座智慧变电站之一,也是国网河北电力在雄安新区打造的智慧标杆变电站。其包括地上一层、地下三层,是目前河北南部电网开挖最深的变电站。在该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紧张作业的工程机械随处可见,却没有出现伴随尘土飞扬的画面。
在该项目施工期间,该公司就要求施工人员注重环境保护,力争让“泥土不见天”。为时刻保持现场空气清洁,不仅设置了雾炮、在围挡墙顶安装了喷淋装置,还打造了地面、空中立体式喷淋除尘净化系统,一旦发现天气等情况可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该系统便会提前启动,把扬尘消灭在萌芽状态。
“2024年,作为施工方,我们从工程一立项,就着手进行前期策划,并通过应用新型机械化设备和物联网、移动互联、可视化等先进技术,致力于打造绿色智慧工地,确保了多项工程的过程成优并顺利投产。”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施工管理部主任付焱磊说。
杨绍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