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智慧基因”促智能制造发展
■王婷婷在调试在线分析系统机械臂
近年来,河钢集团石钢公司不断推动智能制造项目在生产中的深度应用,以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开启了特岗生产的新模式。目前,该公司已成功实施了40多个智能制造项目,为产品的高质量生产注入了强大的“智慧基因”。
■巧妙设计少缺陷
“在这条产线上,每一台设备的运行、监控和检测都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完全由机器人和预设程序操控。”7月5日,在盛嘉中棒2号探伤线,石钢公司四级专家聂稳军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
在采访现场,笔者看到,该产线正在生产一款高端钢种。在没有人员操作的情况下,一个个机械臂灵活自如地执行着拆捆、探伤、收集、打捆等任务,整个流程井然有序。
走出探伤室,发现笔者注意到钢材在行进过程中会有一个短暂的停顿时,聂稳军笑着解释道:“因为匀速收集过程中有可能造成钢材划伤等表面缺陷,所以我们特别加装了一个反向装置,使钢材减速后再进行收集,从而有效杜绝了这类问题的发生。而在每次打捆前,四组机械臂都会对钢材进行两次环抱操作的设计,是为了防止打捆过程中钢材发生弯曲,确保钢材质量的又一重要保障。正是这些智能制造的巧妙设计,让这条产线独具特色,并保持了产品合格率100%的优异成绩。”
■聚焦产品高质量
7月6日,该公司1号电炉正在为某战略客户冶炼一种高端钢种。与此同时,在技术中心品质部的化学快分中心,样品自动分析机器人也正忙碌地工作着。随着机器臂的摆动,样品被精准地放置到光谱仪分析台面上,进行着自动分析。而每完成一个斑点的激发后,机器臂就会自动转换位置,并自动清扫电极头,直至整个分析流程全部结束。
“在炼钢过程中,样品分析是确保冶炼质量的关键环节。分析速度和准确度的提升,对于保证高质量冶炼至关重要。以往,钢铁企业多采用人工取样、风动送样、人工制样和分析的传统方式,由于人为因素的不可控性,导致质量管理难度大、风险高。”化验员王婷婷说,随着该公司智能制造的推进,技术中心品质部实现了炼钢质量全过程的标准化、数字化管控,不仅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的风险,还确保了化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为后期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撑。 ■赵海燕 薛凯霞